潮流风尚网

活动预告

明星八卦与时尚分享 忘不了,侯孝贤

发布日期:2025-02-20 08:15    点击次数:130

明星八卦与时尚分享 忘不了,侯孝贤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徐鹏远

发于2023.11.13总第1116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2015年5月24日,为期11天的第68届戛纳电影节行将落下帷幕,完了式初始前,电影《刺客聂隐娘》剧组接到奉告,整体东说念主员受邀不雅礼。这是获奖的信号,在此前多份场刊的评分中,该片已得到了入围影片的最高分。

最终《刺客聂隐娘》拿下了最好导演奖。当评审团主席科恩昆仲揭晓这一效果时,侯孝贤施展得相配坦然,他慢步走上台,口吻情切地说:“以前(在戛纳)得过一个奖,但忘了是什么了。”全场响起一阵笑声,东说念主们把这句话集结为了一种幽默,同期响起的还有掌声,因为这份幽默与他给电影全国带来的艺术自得如出一辙——朴素漠然却又竭诚动东说念主。

然则八年之后回望这一幕,或许不会有东说念主笑得出来了。2023年10月23日,英国泰斗影评东说念主TonyRayns在一场放映会上浮现,导演侯孝贤曾经息影退休。两天后,这个音信得到了委果的证明,在一份公开声明中,家属布告侯孝贤确诊为阿尔兹海默症,绝对转头家庭生活,平安养息。后知后觉中,当初荣耀时刻的那句话不再像是一种幽默,而更疑似一抹伏笔,或者干脆即是一个先兆。

亦然在那次领奖后的不久,侯孝贤在一个采访中还说,他但愿我方的明天可以“拍拍拍拍拍,然背面一勾,死在片场。”无比平静的畅思,鲁莽而又圆满。但非论平静照旧鲁莽,如今看来,这个愿望齐不成能圆满了。

江湖底色

《刺客聂隐娘》的终末,隐娘与磨镜少年、采药老者远走新罗,遍野秋黄中身影疏淡,呼应着整部电影的那句题眼:“一个东说念主,莫得同类”。这七个字是激发侯孝贤改编这则唐代传奇故事的中枢冲动,亦是他欲借作品流露的某种自况。

同类遍寻不得,同伴却是侯孝贤不曾穷乏的。2020年第57届金马奖将终生树立奖授予侯孝贤,在这场简直是他近几年来终末一次出面的盛典上,为其献上荣誉的是一支16东说念主构成的授奖团。这个授奖团里的每一个东说念主单拎出来齐是影坛乃至电影史上光彩精明的名字,而当他们汇注在全部时,便只剩下了一个共同的名字——侯孝贤的配合者。

著名导演凡俗齐会有我方习用的班底,但如侯孝贤团队这样贯通而握久的却也不算多见,以致作为授奖团代表的摄影师李屏宾说,他们这些东说念主和侯孝贤的关系就像是犬子与父亲。如斯坚决的奴隶,已不单是源于志同说念合,更来自侯孝贤颇具江湖风仪的义气感召。就连学者戴锦华齐说过,侯孝贤是一个通身英气的老大。

这是自幼提拔出来的风俗。侯孝贤是家里的老三,上头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天生体弱的哥哥,父亲也有肺病,于是从小乏于管教,野蛮滋长。加之他所生活的台湾南部小镇凤山,羼杂着乡土民间的生猛与离乱期间的漂泊,久而久之便浸润出一个打架、赌博“恶贯满盈”的坏小子。

作者朱天文第一次见到侯孝贤,便思象过他童年的形态:一对木屐、一条布短裤,在三街六市跑来跑去,浓眉一锁,先入为主,十步杀一东说念主,沉不留行。真实的情况的确几无辞别:初中时,侯孝贤加入了一个名为“双环”的帮派,频频与别的帮派一言不对大打伊始;家里的床下藏了很多把刀,有一阵子他每天磨刀,磨完之后就放在身上,叫两个东说念主全部去巡街;帮里有个小个子总被外面的东说念主轻侮,每次齐是来找他替我方报仇。

“假使我莫得干电影的话,我一定是一个大流氓。”回忆起野蛮的少小岁月,侯孝贤其后曾经如斯惊羡过。不外当初的谬妄,并非全然出自芳华的躁动,亦然根植在家庭与期间创痛之上的苦果:“我一直在往外跑,其实知说念(家里)有一种无法围聚的追悼。”

正本,侯孝贤应该是广东梅县东说念主,1947年降生。在他降生40天的时候,时任县教会局长的父亲带学生到广州参加省运会,偶遇了从前在中山大学念书技巧的学友,对方行将赴台中当市长,便邀请他担任市府的主任通知。父亲去台湾转了一圈,认为可以,就托东说念主把全家接了昔时。开端只是缱绻暂居几年,孰料没多久风浪突变,来时的路再也回不去了。

异乡的湿气局势糟塌了父亲的书生之躯,在侯孝贤的追溯里,父亲的很多时光是在调养院渡过的,就算回到家中,除了咳嗽,父亲也老是缄默的,既怕传染孩子,也带着某种纳闷的哀愁。从前是小学教诲的母亲成了绝对的家庭主妇,独自不停一大家东说念主,又莫得娘家可以依靠,渐渐地生出烦闷,跳过海割过喉,多次未遂,脖子上留了一说念长长的疤。

父亲在侯孝贤12岁的时候起初撒手在世,然后是母亲,再然后是祖母。19岁那一年,已独立孤身一人一身的侯孝贤参军从戎,终于离开这个追悼掩饰的家,跑出了凤山,跑去了更远的所在,跑到了另一段东说念主生的起程点。

雏形初现

除了打架、赌博和追女孩,竟日混迹在街头的侯孝贤也干过一些“正经事”,比如看书,比如看电影。他什么书齐看,武侠、言情、黑帮演义,能找到的一本不落,《基督山恩怨记》《鲁滨逊漂泊记》这样的翻译演义或者线装的《济公传》《三国》也看;电影雷同莫得忌口,香港的功夫片、爱情片,日本的武士片、神怪片,好意思国好莱坞的贸易巨制,放什么看什么,没钱买电影票就思主张混进去,或者捡覆没的票根自制伪钞。

不外关于那时的他来说,这只是支吾败兴的方式长途,并不料味着由此埋下了理思的种子。信得过产生明确的思法是在从戎技巧,一次休假,他看了一部英国电影《十字街头》,感动之余在日志上写下:要花十年时期参加电影行业。

退伍之后,侯孝贤去了台北,一面在通用电子公司当装置员,一面准备考大学,志愿填了五个,齐是电摄影关,终末凯旋地被第一志愿的艺专影剧科登科。三年艺专读完,又作念了八个月的计较机倾销员,恰好李行导演招场记,通过学校淳厚先容,算是从此适应踏入电影圈。

作者朱天文有过一个形容,将侯孝贤比作自然的、莫得经过设备的动物,对他来说,拍电影就是觅食,绝对凭借本能运作。事实似乎就是这样,率先的几年里,侯孝贤在不同的剧组担任了场记、编剧、副导、制片多样脚色,每一项齐很快上手,完成得也很好。艺专其实没教过他什么,大部分课程齐是戏剧、化妆、演出之类的内容,除了天资使然,当真找不出别的解释。

如今关于侯孝贤导演活命的规矩,大多所以1983年《犬子的大玩偶》为肇端的,包括他我方的很多褒贬亦然如斯。但本色上从1980年起,他已接连拍摄过《就是溜溜的她》《风儿踢踏踩》《在那河滨青草青》三部电影了,只不外这些作品与他其后为东说念主熟识的立场确乎不太一致。

70年代的台湾银幕是“三厅电影”(指客厅、饭厅、咖啡厅)的六合,以琼瑶作品为代表的成东说念主童话校服了一批又一批年青男女。因此,初执导筒的侯孝贤义正辞严推出的亦然爱情笑剧:“早年看的齐是主流电影,大部分齐是爱情的、讲罗曼史的,初始拍电影的时候,很自然就把这动作一个题目。”

但也有一些个性色调的东西初始露头。比如他特意尝试同期声和非干事演员,可爱捕捉临场嗅觉柔软氛,或者干脆让演员随心创作对话,再比如日后独树一帜的长镜头也雏形初现:《就是溜溜的她》和《在那河滨青草青》的平均镜头长度是11.3秒,远远卓越了其时渊博的影像节拍,《风儿踢踏踩》则达到12.7秒,其中一幕旷野的画面以致足足有两分钟。其后与侯孝贤配合了多部影片的詹宏志认为,恰是从这一时期初始,侯孝贤的作品成为了日后台湾新电影的起源之一。

自然彼时的侯孝贤尚无肖似的自欢喜志,他只是拍我方可爱的mi.15crmog.ORG电影,一部一部拍,连忙拍。不外,期间热闹的讯号总会在他咫尺亮起,他能暗昧地嗅觉到是有一些崭新的能量正在开释,一种崭新的氛围正在来临。

找到角度

1982年之后,中国台湾电影旧有的市集、体制模式缓缓显现出了失效之势,不雅影东说念主次握续裁汰,电影产量延续下滑。跟着经济升起、中产阶级崛起以及社会形态上的诸多变化,统统社会也在期待和招呼新的文化潮水。碰巧此时,杨德昌、焦雄屏等一批留洋归来的年青东说念主,带回了愈加灵活的视线和愈加前沿的理念,加上香港电影新海浪提供的示范和竞争,一场台湾电影的纠正畅通初始酝酿、爆发了。

在这场畅通中,侯孝贤演出的脚色颇为突出。比起同辈,他已领有了更多的推行训戒,也依靠直观完成了一些首创的尝试;但在学问层面上,他又远不足那些留学生,其他东说念主聚在全部高睨大谈时,他时常听得词穷理屈:“听他们讲,我才知说念有德国新海浪、法国新电影。”

不外变化也从碰撞中悄然滋长出来。他初始用我方作为素材,诠释更为真实的原土故事:“创作上不雅念最大的辞别,就是把我方生活过的经由、成长的训戒,迟缓放在电影里,越往真实上走。这跟碰到杨德昌他们一群联系系。”1983年,在完成改编自黄春明演义的《犬子的大玩偶》后,侯孝贤初始计议《风柜来的东说念主》,将我方的成长中很多张惶和迷惘搬上银幕。从编剧到上映,这部电影只用了两个月时期,保握了此前一贯的拍片速率,只是这一次,他迎来了从未有过的困扰:“以前拍电影很简便,从来不管什么样貌,其后跟那些从国际回来的聊了以后,变得不会拍了。你可能有内容,但你的样貌是什么?”

拍摄技巧,朱天文送给侯孝贤一本《从文自传》。她思借此饱读吹侯孝贤,这个从湘西走出来的作者,在初入文学界时靠近过与他此时肖似的处境。侯孝贤却从中发现了叙事的角度:“他所以一种相配耐心、远距离的角度在不雅看。那些东说念主的生死活死在他的翰墨里是很平时的事,齐是阳光下面的事。”

好似恍然大悟一般,他立即对摄影说:“退后,镜头远少许,再远少许。”于是,镜头里的海边小镇和富贵齐市倏得变得灵活竣工,四个男孩的芳华也随之水灵起来。侯孝贤找到了属于他的电影视角,也找到了他的焦点所在:“从《风柜》下来,我一直没变,我思我的有趣照旧针对东说念主的。东说念主在不同的时期、空间、情景,东说念主的存在,对我来说是最风趣的,尤其是复杂的东说念主际关系,我的片子内部大宗是探讨东说念主。”

《风柜来的东说念主》之后,侯孝贤又连气儿推出了《冬冬的假期》《童年旧事》《恋恋风尘》,将我方和朱天文、吴念果真芳华逐个呈现。这三部作品仿佛编织成了一本“芳华缅思簿”,既宝贵了一代东说念主的追溯,也封存了一段缓缓远去的时光,更夯实了侯孝贤在电影全国里如签名般注视标艺术立场。与此同期,到《恋恋风尘》这里,朱天文、李屏宾、廖庆松、杜笃之等东说念主也终于构成了侯孝贤日后贯通三十年的团队基底。

惟一的遗憾是,爱情笑剧时期的票房运似乎绝对告别了侯孝贤,从《风柜来的东说念主》初始,他的电影在院线市集屡屡折戟,以致绵延至其后统统干事活命。自然,这不是他一个东说念主的溃逃,台湾新电影集体性地在陡然光泽之后遇到了荒僻。况且一切大抵早已注定,就像朱天文所说:“从一初始,台湾新电影就不是一个贸易取向的电影模式。它好像卖座,其实是个扭曲。”

向更远方追寻

在侯孝贤读过的体裁作品中,陈映果真演义是他的醉心之一。他动过改编的念头,还约了陈映真商谈,效果被陈映真劝住。

1987年之前的台湾,陈映真以及他所书写的那些堕泪故事均属于禁忌。但那些故事源自真实的过往,它们暗存在每个东说念主的心里,如砾石,如疮口,如伤痕。禁忌也不啻于陈映真,太多的不成言说挖去了历史的一块块肌肤,闪现出斑斑驳驳的空匮。

其实拍《恋恋风尘》以前,bo.aikline.ORG侯孝贤就在琢磨,个体确现代训戒曾经呈现很多,他思向更远的昔时追寻,展现更为宏阔的图景。刚好一个大期间里的偶像爱情神气找到他,他索性就借题施展,交给了吴念真握管。没承思大纲枝蔓延续拉扯,蒙眬一门大户呼之欲出,比及他拍完《尼罗河女儿》回来,故事已推广成了剧集的体量,刚好社会变得松动,于是趁势废掉正本规划,认谨慎真地诠释一段悲情岁月。

“新”的《悲情城市》设定在了1945年到1949年的配景之中,一家东说念主的运道围绕着“二二八”前后跌宕沉浮。这是侯孝贤到那时完毕最重大也最复杂的一部作品,在翻阅了彼时有限的汉典,资格了疲塌的脚本写稿后,电影于1988年11月底在台北金瓜石一处旧式剃头廊开机。又一年后,电影在威尼斯电影节摘得最好影片,侯孝贤成为了首位获此盛誉的中国导演,尔后电影上映,票房突破台湾院线记载。

本年,当第13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展映4K诞生版的《悲情城市》时,票6秒钟内告罄,听说二手平台上的黄牛更是将价钱炒到了8000元。时隔三十四年,这部旧作在海峡对岸依然能激发如斯眷注,已足见其魔力长久而弥新。

在《悲情城市》后,侯孝贤赓续着他的历史探索,永别于1993年和1995年推出《戏梦东说念主生》与《好男好女》。连同《悲情城市》,这三部作品其后被称为侯孝贤的“台湾三部曲”。

而从1996年头始,侯孝贤再次以《南国重逢,南国》《海上花》《千禧曼波》三部曲,呈现了联系世纪末的丽都与颓废。这三部作品,虽然时空各不研究,却领有一个共同主题——“逃离”。在作品以外,“逃离”似乎也从少年期间的回击重新回到了侯孝贤身上——新千年后,他初始走出中国台湾,去日本拍摄了《咖啡时光》,在法国创作了《红气球的旅行》。比及《刺客聂隐娘》,不仅将创作视点荡向了大唐,更初次与大陆配合出品,成为他从影近四十年来第一部在大陆适应上映的电影。

2015年5月21日,侯孝贤携《刺客聂隐娘》剧组出席第6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电影《刺客聂隐娘》首映礼。就在《刺客聂隐娘》荣耀戛纳不久,侯孝贤曾浮现过他的下一部作品将回到现代。那是一个河伯与宅男的故事,背后赋存着台北千百年的沧桑。脚本由朱天文的侄子谢海盟操刀,在其业已出书的演义原著中,他这样写说念:“我与河伯独立在舒兰河上,悠悠长岁中,舒兰河伯即是这样地送去迎来,一个一个送走了河岸上的住户。而今,河伯面对着我方的行将离去。我遂告诉河伯,我会一直一直来到舒兰河上,以我本人的行脚与追溯讲明衪存在过,讲明衪在这座城市中,并非猝然一场。”

只是这些玄幻而又深情款款的翰墨究竟会如安在侯孝贤那“远少许,再远少许”的镜头中具象为光影,永久齐不知所以了,因为其家属发布的那份声明中,明确宣告:之前计议中的《舒兰河上》已无法赓续实施。

在那份声明中,侯孝贤的家东说念主写说念:之前侯导计议的电影《舒兰河上》(寻找河伯),无法赓续实施自然遗憾,但过往他的作品已赢得诸多ju.yingshili.TOP的细目,也留住很多经典的作品,投降在时期的洪流里不但不会被遗忘,他对电影的立场、精神也一定会被影迷们留存下来。

侯孝贤可能会渐淡健忘一切,但他不会被影迷健忘。

《中国新闻周刊》2023年第42期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籍面授权

侯孝贤朱天文电影台湾聂隐娘发布于:安徽省声明:该文不雅点仅代表作者本东说念主,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就业。



Powered by 潮流风尚网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